孤独症,作为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,给无数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挑战与思考。其发展历程和对它的认知演变,见证了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进步。
一、孤独症的首次临床描述
临床上首次描述孤独症是在 20 世纪 40 年代。1943 年,美国医生 Kanner 报道了 11 例患者,并将其命名为“早期婴儿孤独症”(early infantile autism)。Kanner 当时描述这个类群的患者具有以下特征:
患者严重缺乏与他人的情感接触,在社交互动方面存在极大障碍,无法像正常儿童一样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和互动交流。
他们表现出怪异的、重复性的仪式性行为,例如不断重复某些动作或遵循固定不变的生活程序。
存在缄默或语言显著异常的问题,有的孩子沉默不语,有的孩子虽然能说话,但语言的运用和理解存在严重缺陷。
这些孩子展现出高水平的视觉——空间技巧或机械记忆能力,但与此同时,在其他方面的学习却困难重重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他们大多具有聪明、机敏且具有吸引力的外貌表现。
二、早期的认知与归类
最初,Kanner 报道的这类患者被认为是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一个亚型,因此未受到足够的重视。在 20 世纪 40 - 60 年代,又有多位学者描述了与 Kanner 报道相似的病例,并冠以各种各样的名称。在当时的国际及美国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中,这类患者被归入“儿童分裂样反应”类别中。
三、关于孤独症病因学的早期观点
对于孤独症的病因学,在当时普遍认为是父母养育方式不当造成了孤独症的发生。Kanner 将孤独症患儿的父母描述成一群高学历的、事业心很强但又冷漠无情的人,在当时,这一观点似乎很少有异议。然而,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推进,我们逐渐认识到这种观点是不准确的。如今,我们知道孤独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,其病因涉及遗传因素、环境因素、神经生物学因素等多个方面。
从 20 世纪 40 年代孤独症首次进入临床视野,到如今对其的深入研究和全面认知,我们走过了漫长的道路。虽然在这一过程中曾有过误解和偏差,但科学的力量让我们不断修正认知、探索真相。相信在未来,随着研究的持续深入,我们将对孤独症有更为清晰和全面的了解,也将为孤独症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和支持,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